媒体报道-ag凯发k8国际
发布时间:2019-07-05 15:08:00 来源:儋州文旅 点击量:2866次
全市上下勠力同心抓创建,城市面貌焕然一新,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
儋州“一创两建”提升城市发展“新引擎”
热闹的那恁夜市。
整改后干净有序的农贸市场。
儋州园林工作人员用洒水车对景区的绿化进行浇灌,管护园林环境。
儋州划线规范停车。
2018年1月,儋州市以“家家户户大扫除,干干净净促发展”为主题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,正式拉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建设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(以下简称“一创两建”)的帷幕。日前,儋州市已通过国家卫生城市省级评审,正式向全国爱卫会申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(以下简称“创卫”)。
“一创两建”是一项民生工程,也是一项民心工程。借着“一创两建”的东风,儋州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转变,城市品质不断提升。对于儋州而言,“一创两建”是提升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,对增强群众公共卫生意识、优化城市投资发展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去年,儋州市委、市政府决定举全市之力开展“一创两建”工作,确立力争在2020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、海南省文明城市称号以及在2023年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创建目标,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扛起儋州担当。
一年半的时间里,儋州坚持以社会文明大行动为引领,聚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,科学筹划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建设,紧紧围绕创建标准和目标任务,全市上下勠力同心、多措并举,城市面貌焕然一新,城市文明程度明显提高。
a
扮靓市容 增进百姓福祉
从路上不时可见垃圾到难见果皮纸屑,从光秃秃的墙面到如今随处可见的彩绘壁画,从流动摊贩占据路口到全部引导入店经营……儋州市容市貌的变化,归功于“创卫”工作的不断落实。
抓“创卫”就是抓发展,抓“创卫”就是抓民生。“创卫”不仅是儋州“一创两建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,还是儋州市委、市政府推出的惠民利民的重要举措。儋州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一创两建”工作是一项民生工程,与每个人息息相关,也是儋州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,关乎城市形象与未来发展。
5月22日下午,据儋州市城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北吉二路有多块空闲宅基地,“创卫”以前杂草丛生,垃圾遍地。后来,经过多部门联动进行多次专项整治,情况大为改善。“我们聘请专业环卫公司,联合社区工作人员、居民共同参与,将北吉二路所有宅基地的杂草、垃圾全部清理,面貌焕然一新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“创卫”以来,儋州市推行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社会化服务改革,落实“门前三包”责任制,开展建筑工地、农贸市场、重点场所、病媒生物防制等多项专项整治,城市“十乱”问题得到有效治理。除了干净整洁的环境,道路两旁的绿意总能让人心旷神怡。近年来,绿化、彩化、亮化等工程的实施,无疑又给儋州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,荣获国家园林城市。
“以前到处摆摊,东西乱堆乱放,非常影响市容;现在经过相关部门加强整治后,街道变得干净多了,整体的视觉感受都跟以前不一样了!”5月23日上午,大同社区居民王慧芳一边清扫家门口的垃圾,一边感叹近几年的城市变化。
去年,儋州全面开展城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,截至目前,城区12家农贸市场已完成升级改造。
5月29日,笔者走进那恁集贸市场,仿佛走进了超市,改造后的市场摊位整齐有序,蔬菜、水产、熟食、鲜肉功能分区清晰,活禽售卖宰杀区域操作规范,整个市场秩序井然。
“市场改造过后,干净整洁了很多,人流量也增多了,大家都爱来逛!”摊主陈女士对市场升级改造后的变化感触颇深,她表示,维持市场环境是所有摊主、店家共同的责任,环境好了,生意也自然就好了。
据那恁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张庆放介绍,归村集体所有的那恁油棕综合市场、那恁集贸市场均在去年完成升级改造,总投资900多万元。相比改造前,改造后的市场除了环境卫生明显改善之外,规模也有所扩大,油棕综合市场由之前的80多个摊位增加到168个摊位,集贸市场由之前的一层扩建为两层,摊位由130多个增加到217个。农贸市场规模扩大以及摊位增加,不仅拉动了就业,还激发了市场活力,给村委会和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。
“创卫”工作使群众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,获得群众广泛认可。今年5月,海南省统计局对儋州市开展“创卫”居民满意度调查工作,结果显示,群众对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满意率为94.3%,对市容市貌的满意率为95.7%,对“创卫”的认可率为98.2%,99.4%的群众对“创卫”充满信心。“创卫”惠民工作深得民心。
b
精细管理 优化营商环境
“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!”儋州互联网产业城董事长桂金德是一名安徽籍商人,2012年来儋州投资,开发了商业综合体、互联网产业城等多个项目。在他眼里,儋州是一块宝地,气候宜人、空气洁净、水源优质。而随着“一创两建”工作深入开展,这块“宝地”正在发光发亮。
从“筑巢引凤栖”到“花开蝶自来”,儋州已经成为全国投资商新宠。“近两年入驻我们项目的合作商户数量成倍增长,现在已经有200多户了,其中外地企业占40%。”桂金德表示,得益于儋州市委、市政府对“一创两建”工作的真抓实干,儋州的环境好了,口碑也好了,吸引了无数外地投资商,也有很多本地人才回乡创业,外界对儋州的认可度越来越高。
儋州坚持高位推动“一创两建”工作,成立了以市四套班子为组长、其他市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下设指挥部统筹指挥,把建成区划分为23个创建单位124个网格,由市级领导挂点,市直部门包点,镇级领导和社区(村)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,社区工作人员和市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为网格员,实行整体联动、责任管理、成果共享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,高效运转的城市治理体系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。
城乡卫生环境全面改善,城市功能和城市品位大力提升,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础。儋州紧紧围绕海南西部“五大中心”战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,香港周大生集团、澳门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儋州。今年以来,儋州集中开工四批项目29个,总投资60.28亿元,今年计划投资27.7亿元。预计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.4亿元,同比增长13%,总量和增速实现“双过半”,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、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。
c
人人参与 提升市民素质
自“一创两建”工作开展以来,儋州坚持“创建为民,创建惠民”的工作思路,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,通过宣传推介典型,搭建交流平台,突出舆论曝光,为创建工作营造强大的宣传声势和良好的舆论氛围。同时,利用多种手段发动群众人人参与,从我做起,增强归属感和荣誉感,使市民卫生意识明显改变,文明素质明显提高。
“道路那么干净,我们自己也不好意思丢垃圾了,有时候我们看到地上的垃圾还会主动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,维持村里环境卫生环境干净整洁,是我们应该做的。”家住那大镇美扶村的村民王道平对儋州“一创两建”工作非常认可,在积极参与创建工作的过程中,村民们也越来越明白环境卫生的重要性。
这是一场全民参与的“战役”。走在儋州的大街小巷,总能看见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们活跃在街道两旁,这种“蓝色力量”已经形成规模。一年多的时间里,儋州充分发动各类社会、群团组织,组建专业志愿服务队伍,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行动,让更多市民参与到社会文明大行动和“创卫”工作中来。截至去年年底,全市注册志愿者已达6.6万人,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7.2万小时。
在众多为“一创两建”贡献力量的群众里,不仅有土生土长的儋州本地市民,也有外来定居的“新儋州人”。
打扫“门前三包”区域卫生、清理餐厅后厨、消毒碗筷……今年5月23日一大早,位于那大镇先锋路上的一家海鲜大排档里,老板娘徐小美忙个不停。去年刚接手这家店的时候,徐小美发现店铺“三防”设施和排水系统不合格,房前屋后垃圾多,她便自己出资进行改建,清理垃圾,挖排水沟,改造后厨“三防”设备,改善就餐环境,整个改建花费了26万元,如今的店面已经焕然一新,干净整洁。
53岁的徐小美原是上海人,1982年来到儋州,并留下来安家立业。“自觉维护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,受益的是我们自己。”徐小美介绍,店铺改建之后,规模扩大了三分之一,干净整洁的店面卫生,能够让顾客放心吃,回头客越来越多,生意也越做越好了。
打造特色夜市“创”出城市“新名片”
充满市井味的夜市排挡,已经成为人们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5月10日正式开业的那恁夜市,成为儋州市改善城市形象、提升城市品位的新样本,也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特色“名片”。
今年年初,儋州市结合老城区市民夜间休闲消费习惯,在那恁路上200米长的街道开展基础建设、供水配电系统、夜景亮化等改造提升,规划142个移动摊位,打造出一条集“美食 娱乐 休闲 购物 旅游”综合业态于一体的观光夜市。
夜市不仅仅是为市民提供休闲消费的场所,也是游客了解地方生活习俗、饮食文化、本土特色的一个重要窗口。每天晚上,那恁夜市上车水马龙,人头攒动,整条街道灯火通明,热闹非凡。
儋州米烂、意粑、粽子、白馍……夜市上琳琅满目的儋州本地小吃,让人垂涎欲滴。“这个夜市很干净,而且商品很齐全,没想到儋州还有这么多美味的特色小吃,简直让我大饱口福!”5月23日晚,来自湖北的游客苏林惊喜地说。
夜市经济的繁荣程度是一个城市经济开放度、活跃度的重要标志,是利民、惠民的民生工程。那恁夜市充分展示了儋州城市文化特色,同时也拓宽了自主创业渠道,增加了群众收入。据介绍,开市头3天,那恁夜市每晚客流量都在5万人次左右,销售额突破30万元。目前平均每天销售额至少10万元。
下一篇:关于印发《2019年儋州市第二届儋州好人评选表彰活动方案》通知